找到相关内容44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祸从口出

    的漫长时间里,他就投生在厕所坑里了,也就是王舍城外那苹小虫。他只是对许多出家人说了一次恶言恶语,就饱尝如此痛苦。凡我弟子都应该明白祸从口出,妄开恶言会惹火烧身,故不能等闲视之,对父母和其他人必须言谈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161816309.html
  • 恶口的报应

    比丘,跳过一条小溪,就笑他的姿态,如猿猴一样,因此犯了恶语的罪。所以他堕落为猿猴,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,曾向那比丘求忏悔,免堕地狱受苦,并因此胜缘,猿猴能遇佛得度,今生也很快的证了罗汉果。” 佛陀讲完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2/19542317274.html
  •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

    许多乞告比丘来到这户人家乞讨,这五百人就心怀嗔恚,发粗恶语说:“这些迦摄波的沙门弟子,常常乞求,行如饿鬼。”   佛对比丘们说:“你们认为如何?往昔五百居士,就是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破戒|恶口|饿鬼|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1032417955.html
  • 恶口的报应

    的时候,有一位青年比丘,在偶然间,看见另一位比丘,跳过一条小溪,就笑他的姿态,如猿猴一样,因此犯了恶语的罪。所以他堕落为猿猴,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,曾向那比丘求忏悔,免堕地狱受苦,并因此胜缘,猿猴能遇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恶口|报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8444220851.html
  • 佛说七种布施不用钱可得大福报

      佛说有七种布施,不用一分钱,可得大福报。七种如下:   一者,眼施: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恶眼看人。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清净眼,未来成佛,得天眼佛眼,名第一大福报。   二,和颜悦色施: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凶眉恶色。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色相,未来成佛,得金色身,是名第二大福报。   三,佳言施: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出柔轻语,无粗恶语...

    佚名

    |福报|命运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1362121783.html
  • 西藏高僧活佛:藏传佛教是拒绝暴力的

    砍杀群众,这哪里还有一点‘慈悲’‘仁爱’和‘怜悯’之心?”   藏传佛教噶举派活佛新杂·单增曲扎说,在藏传佛教的诸多戒律中,有戒妄语(即颠倒是非)、戒两舌(即挑拨离间)、戒恶口(即恶语中伤)、戒绮语...

    佚名

    |暴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7441222624.html
  • 妄见

    必要的。到最后,老师不再需要纠正我们,因为一旦我们觉察到一个错误,为了自身利益便会设法修正它,乃至摒弃它。我们练习著去将我们的犯错减少,不去为恶也不说恶语,这就是佛法了。 能够明辨善恶的心,是佛法。...

    阿姜 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544928.html
  • 无常的定律

    所谓的“外法”——外尘刺激我们,使我们有所反应。我们所作的反应都是如此的,例如:当我说了你不喜欢听的话,你会生气,这是大家对恶言恶语的反应;假如我说任何你喜欢听的话,你便会开怀大笑;如果你吃了一颗苦的...

    阿姜 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045197.html
  • 七种布施

    佛说有七种布施,既不费财物,又能得大福报。一、眼施:常常用好的眼色看待父母师长,以及一切修道的人,绝不用恶眼。此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清净眼,未来成佛,得天眼、佛眼,名第一大福报。 二、和颜悦色施: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人,不用皱眉恶色,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色相,未来成佛,得金色身,是名第二大福报。 三、佳言施: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人,出柔软语,不出粗恶语。此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殊妙辩才,所说的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4352978.html
  • 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

    人,若无人相助,绝无活路。思之及此,三弟便让两位哥哥继续参学,而自己决定留下来照顾孤儿寡母。两位哥哥以为三弟贪恋寡妇美色而放弃了道业,愤然而去。  一表人才的三弟留下来,自然招来不少闲言恶语,但时间一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474655.html